
這個書名非常醒目,很難不讓人在書架上注意到它,韓國 #金英夏 作家在1996年他28歲時的著作。
出自孝經的這句話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。」對金作者應該是沒用的,他堅信:「個人身體的權利,基本上是屬於個人的。」 在這個作品裡的每一位角色,都有自己的迷惘與困境,並用自己的方法在破壞自己,但我總覺得主角K跟C是作者自我的「自戀」與「自厭」,而「自殺嚮導」這個人物代表著作者理想中的自己,其他三個出現在作品中的女子,全都是分散在人生中的感情對象的描寫,描寫作者自我對於「愛的失能」或「愛無能」的感覺,迫於最後的無奈,喊出的破壞自己,用死亡來做出對這個世界哀求的抵抗。
而且其實在現實的社會中,不用牴觸到法律,也可以傷害到他人,更何況是自己。例如:明明放假想在家中休息,可是朋友們想一起外出遊玩,為了表示友好,還是硬著頭皮加入了,違背自身的意願,難道這不算是一種自我的破壞嗎?
我相信,人可以破壞別人,亦能破壞自己,但是我們有承擔後果的決心與勇氣嗎?我們有嗎?我也想問問作者。[A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