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個署名「查理」的男孩,寫了一封封給「親愛的朋友」的信,構成了這本我現在想談的小說。
透過「查理」的述寫,一步步帶領讀者走進他青春卻苦澀的高中生活。
在讀的過程中,我總覺得史蒂芬‧查波斯基好像想透過這個作品和讀者說很多話。在書的後段出現了一段文字,看到的時候,腦袋「啪」的一聲,「因此我認為,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,背後的原因太多了,也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,其中大部分的理由,但是就算我們無權選擇自己的出身,我們依然有權選擇今後的人生,我們仍然能夠有所作為,然後試著認同並接納自己。」我心裡想是這個吧!這是作者真正想說的話吧!
當一個人能真正甘願接受現在擁有的,不受外在的眼光和言語影響,並能夠好好珍惜自己的時候,就是他真正成熟的時候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