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不當媽會怎樣?》(Do You Have Kids?When The When the Answer Is No)
到底生小孩跟不生小孩的生活差在哪裡?在亞洲人的社會中,無論男女,最終還是好像還是需要有一個家的歸宿,有個人相伴,有孩子作為老年依靠,等到孩子長大成人也結婚生子,有孫子。以女生來說一輩子的角色從女孩、女兒、女人、女友、妻子、母親、婆婆、岳母、外婆、奶奶、祖母,好像得這樣一路轉換過來才是圓滿,這輩子中遺漏了任何一個角色,是否就會有所遺憾了呢?
不當媽會怎樣?(Do You Have Kids?When The When the Answer Is No)
以下是本書目錄,後面括號是我自己擅自在閱讀心得中做的筆記,讓自己在書寫的過程中比較好理解與解釋,也可以從中看出整本書的脈絡—
1.我們是誰?(身分的釐清)
2.職場生活(經濟狀況)
3.借來的孩子(社會關係)
4.不變的友誼(社交)
5.家庭為重(單身算是有家嗎?)
6.棲身之所(居住問題)
7.身到用時方恨少(身體相關機能)
8.福至心靈(個人信仰、心靈寄託)
9.老年孤兒(危機管理)
10.遺愛人間(後事的處理)
誰是無後(未孕女子)的人,在書中有提到三種類型:自願不生小孩的人(不生)、有生物醫學功能障礙的人(不孕)和環境條件不允許的人(尚未尋找到適合的對象,已過了生理生育機能的人)。
這本書讓我覺得比較有收穫的部分是在後記的地方,在這之前,我就是在閱讀一些歐美統計報告,像是論文一樣,也包含真實的案例的,但因為文化風俗的不同,我不太有什麼融入感,而後記的地方分享了非媽媽組群與媽媽組群可以怎麼溝通聊天,蠻有趣的,沒想到有小孩跟沒小孩的人中間有這麼一大條的橫溝存在,雖然我自己感覺不到😅,在我心裡能夠成為母親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,但是我不認為結婚生子是人生必須該做的事情,這是每個人的選擇,無論是結婚生子,還是結婚不生,或者是不婚不生的人,那都是自己的選擇,他人無權評論或指點,有無成為人母都無法避免生老病死,這也是大家統一的課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