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讀完周婉窈的《臺灣歷史圖說》、史明《台灣人四百年史》之後,我也花了一點時間讀了這本由日人北村棯寫的《國民黨不想提,共產黨不願談的中國近代史》。另外作者自陳採用了大量的俄語資料以及國民黨保存的會議資料,與一般我們在歷史課本上所能讀到的角度不同,讀者得以用另外一個方式去了解曾經發生過的事。
在書裡面有提到兩次的國共合作,第一次是清朝政權瓦解、民國成立之初(1924-1927),孫文要求共產黨人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;另一次則是日本侵華時期(1937-1945年間)。但這本著重在於第一次的合作,緣由、進程以及如何影響了後來的歷史等等。
書裡亦提到了兩黨之間特殊的共通性,都受到俄羅斯共產黨的影響,參考了「布爾什維克主義」的組織理論。
國共兩黨的合作是由國民黨提出的,為了擴大政治勢力以及吸收人才,這個策略達到了一定的效果,卻也有其矛盾之處,這也影響了兩黨之後的發展,甚至是現在的我們。
越接近選舉時刻,越多的口水,有的人流淌一地,有的散逸四處,有的僅僅只是閉著眼到處吐……
不談政治?不!除非你孤獨的在一座島上生活,否則你還真不能離開他,不談不過只是逃避。
事事都有其脈絡可循,你得去了解去思辨過才能夠真正認識。
為什麼討厭/支持一個黨派?是基於他的理念?他的建構過程?他實踐理念的過程呢?還是只是一種說不出來的「感覺」?
撰寫歷史書的是人,我們無法真的在歷史現場,只能透過寫史人的角度讀到他想告訴我們的。讀史時要有獨立思辨的精神,去判定他客觀與不客觀之處,也許你跟我一樣沒有那樣的自信,那麼也沒關係,多讀,多想想!
沒有共產黨的中國國民黨!
https://talk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3511170
讚讚